北洋大講堂

為了傳承天津大學特有的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營造更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教育,天津大學于2002年創辦了“北洋大講堂”,著力將其打造成集思想教育、先進文化與前沿科技為一體的高端品牌論壇。

北洋大講堂始終以“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為指導,廣邀社會各界杰出人物為“傳道、授業、解惑”,力求為同學們創造一個追求思想與文化相碰撞的平臺。

作為天津大學的精神符號,“北洋大講堂”傳遞著科學人文之火,彰顯著巍巍學府的文化氣息。自2002年成立至今,北洋大講堂已成功舉辦320場,丹麥首相赫勒·托寧·施密特,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里·夏普萊斯、呂克蒙塔尼、楊振寧、莫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閔恩澤、師昌緒,澳大利亞原總理陸克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成思危,美國能源部原部長朱棣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任李榮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著名作家劉墉、余秋雨,新東方總裁俞敏洪,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著名演員六小齡童,奧運會冠軍陳一冰等各界嘉賓都曾受邀做客北洋大講堂。近20萬名學子在這里了解學術前沿,領悟深刻思想,獲知實踐經驗,增長人生智慧,得到了心靈的洗滌和思想的升華。

2015年,為慶祝天津大學建校120周年,北洋大講堂開展了“迎天津大學120華誕系列講座”活動,自2014年3月14日啟動以來,已成功舉辦了60場,北洋大講堂將誠摯地邀請更多的名家大師,匯聚北洋,融和科技與人文,啟迪思考與求索。

巍巍學府,滔滔北洋,北洋大講堂承載著北洋園內的縷縷求學之惑,與一位位政治大家共同聆聽時代脈搏。

  • 丹麥王國首相赫勒·托寧施密特

    丹麥王國首相赫勒·托寧施密特則就“中國和丹麥的雙邊關系”對當代大學生提出提出了“知天下勢,做天下事”的希望。演講時,首相對自己能有幸訪問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高等學府表示感謝,強調丹中雙邊關系的實質不僅僅存在于官方層面的合作和不同級別政府間的交流,還更廣泛地體現在商貿方面,教育和科研領域,文化交流以及兩國間人民的溝通往來。她深切希望同學們把丹麥作為繼續深造、科研、職業發展、旅行和建立國際友誼的目的地,強調說:“中國學生對兩國關系的深入發展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p>

  • 理論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

    2008年11月28日,理論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做客天津大學“北洋大講堂”,為廣大師生深情地做了一場題為“物理學的誘惑”的報告。報告中,楊振寧著重講述了他與李政道于1957年發現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規律。并引用吳健雄的導師埃里米奧?塞格雷的話寄語天大學子:“你們處在一個大時代。全世界人民都已經看出來了,中華民族已經走出了浴血革命的時代,希望而且一定可以在世界文化里頭扮演領導角色。” 話音未落,全場掌聲雷動。

  •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師昌緒院士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師昌緒院士也曾做客北洋大講堂,分享自己九十載人生的傳奇故事。師院士實事求是,實話實說,從自己對于工作的選擇到自己一生為之奮斗的科學再到自己那一份拳拳赤子的愛國之心,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引發現場由衷的感嘆,講者動容,聞者感動?!岸嘧x書,多思考,多觀察,多實踐?!笔菐熢菏繉ψ晕页晒γ卦E的真知灼見。說到最擔心的事,師昌緒院士告誡青年人,每個人都應該考慮國家前途,不能追求超前消費,還是應該堅持傳統的勤勞、勇敢的精神。諄諄教誨直擊心靈深處,雖如春風化雨,然所到之處卻令人熱血沸騰。

  • 韓國國會議長、天大名譽博士金炯旿

    金炯旿在北洋大講堂做了題為“成為領導數字時代的世界青年”的演講。演講中,他對中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表示贊嘆,對“實事求是”的精神倍加推崇,他說,“天津大學的校訓是‘實事求是’。實事求是的辦學精神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動力。中國依靠實事求是,改革開放僅僅30年便蔚然崛起在國際舞臺上?!毖葜v中,金炯旿多次表達了對中韓兩國青年的希望,指出如果沒有領導人的理想和青年的挑戰,中韓兩國當今取得的巨大的經濟發展就不會實現。他希望青年們抱著更宏偉的遠景,更努力積累自己的實力,同舟共濟、戰勝困難,共創美好未來。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2013年10月13日,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先生做客“北洋大講堂”,在天津大學新體育館內為三千余名師生帶來一場關于故宮的精彩講座。講座中單先生先以圖片展示的方式詳細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現狀:“那些經歷時光雕刻的彩繪、宏偉肅穆的建筑、莊重的格局都是珍貴的文化資源?!彪S后,又對“如何把故宮完整的交給下一個六百年”進行了嚴肅而認真的闡述:“與媒體坦誠溝通、與高校展開合作、與世界各博物館共同展覽,讓紫禁城從‘故宮’走向‘故宮博物院’?!眴蜗壬退膱F隊從前輩手中接過了雄偉壯闊的故宮,也時刻在為它的建設和發展殫精竭慮。

  • 中興通訊走出去的第一人   

    “中興通訊走出去的第一人”,史立榮先生為天大學子們帶來了一場開拓視野、樹立夢想的講座。一開始,史先生對這個時代下了一個定義:“這是一個‘物移動互聯的時代’,即‘M -ICT’時代。”審視現在之后,史立榮將話題延伸向未來?!拔覀儗碛兄悄苘嚕悄芗揖雍椭腔酃S人工的重復性工作將會被機器人取代,人的價值將會得到提升?!笔妨s如是說。而對于如何走向成功,史立榮給天大學子幾點建議:“要懷揣夢想,要有創新思維能力,跨界思維能力和持續學習能力。夢想,激情,堅持,創新,與天大學子共勉?!?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先生便是其中一位。談及寫作,莫言直言:“生活經驗是我的寫作源泉,我的讀者就是與我有相同經驗的人?!眴柤办`感,莫言的回答充滿著濃濃鄉情:“作家都是從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出發,我的好多作品都是以家鄉的人和事為原型的。”初次來到北洋大講堂的莫言有著山東人渾然天成的自然和率真:“天大地大,沒有天津大學大。”北洋與莫言,就此結緣。

  • 吊環王子陳一冰

    體壇“吊環王子”陳一冰早已為大家所熟知。在做客北洋大講堂時,他首先談起了自己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吊環項目上獲得銀牌的感受。 陳一冰坦言, 雖然這種遺憾無法彌補,但是它仍是可以承受的,因為比賽結果固然重要,但它并不代表了所有。體操使陳一冰獲得最高榮譽,也是陳一冰最重要的標簽,問及其成功的原因,陳一冰的回答樸素而真實:“讓每天微不足道的進步,為日后積累下成功?!?/p>

首頁上頁1下頁尾頁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為了傳承北洋大講堂的文化精髓,擴大高水平講座的受益面,使更多的讀者能夠從講座中領略大師的睿智,得到思想的啟迪和升華,北洋大講堂工作組還將講座文稿整理成書,收錄每一期北洋大講堂的講座內容,再現現場的精彩時刻,將多年的講座精華進行凝練和傳遞。迄今,《北洋大講堂(第三輯)》即將出版,相信會有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領悟其中“實事求是”的精神,將從中所聽、所學、所獲轉化為追求真理、振興中華的實際行動。

“北洋大講堂”是天津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筆濃墨。經過多年完善,服務方式不斷變革,服務范圍不斷拓展,通過多元化的渠道使更多學子受益其中?!氨毖蟠笾v堂”所帶來的思想熏陶與文化浸染,帶給學生的不僅是內心的感悟,更是一種思考與啟迪。這種思想與文化,正是立德與樹人的有效載體,也是傳承與創新的精神資源,讓天大學子 “抱定天大的志向,胸懷天大的氣魄,擔起天大的責任,投身天大的事業”,讓青春在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的進程中綻放光彩!